
微风轻拂,心光璀璨,每一颗心灵都在暖阳下舒展生长。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深化学生自我认知维度并提升情绪调适能力,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期间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三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情感书写、阅读疗愈”为主线,通过多元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在互动与思考中收获心灵的成长与力量,为校园注入温暖和蓬勃向上的心理能量。
心卡解惑,研途同行
5月9日,一场以“心卡解惑,研途同行”为主题的特色心理班会温馨开启。活动中,同学们手持“心情卡片”,匿名写下近期困扰或情绪,投入“心灵盲盒”。随着盲盒开启,大家轮流抽取卡片,以朋友般的共情视角为“匿名倾诉者”提供真诚建议。在一来一往的倾听与回应中,同学们惊喜发现:那些曾以为“独属自己”的迷茫,竟是青春路上的共同风景。这种“非面对面”的倾诉模式,如同一层温柔的保护罩,让心灵在安全的空间里自由舒展。有同学感慨:“即使不说出口,也有人在意;即使不被认识,也有人理解,这就是心灵的奇妙联结吧” 。
5月19日,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组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走进辽宁(大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启了一场融合科技与心灵关怀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依次探访自护体验室、音乐减压室、心理沙盘室和情绪宣泄室四大功能区。在自护体验室,借助 VR 技术模拟突发情境提升安全意识与心理韧性;于音乐减压室通过按摩椅、灯光与音乐的疗愈组合舒缓焦虑;在心理沙盘室以沙具摆放探索潜意识、释放内心压力;在情绪宣泄室利用专业设施健康宣泄情绪,完成心理疏导与能量重整。在“动静结合”和“虚实交织”的情境中,引导同学们关注内心世界、呵护心理健康,帮助同学们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学会正视自己情绪、学会接纳自我,以更理性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收获了宝贵的心理调节技能。
心灵书旅,悦读愈心
5月23日,产组中心精心策划“心灵书旅,悦读愈心”读书分享会。活动现场,同学们围绕《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身体从未忘记》、《自卑与超越》四本心理学著作,依次分享读书心得,分享者们或结合书中的童话隐喻,解析童年经历对人格发展的深远影响;或通过真实的心理咨询案例,揭示情绪背后的心理机制。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打破组别界限,围绕“如何将书中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 等话题展开激烈讨论。有人分享自己通过 “自卑-超越” 模型克服拖延症的经历,有人就 “创伤修复是否必须追溯童年” 提出疑问,更有人结合校园生活,探讨 “同辈压力下的心理调适策略”。书中“情绪是信使,而非敌人”、“接纳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强大” 等金句,成为大家共同的心灵启示。读书分享会让大家走进文字与思维的深处,在一本本书中重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拥抱成长。
5月的时光里,心灵关怀与青春活力交织成温暖图景。同学们在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沉浸式体验里解锁情绪管理的密钥,于心理班会的“心卡对话”中感受共情的力量,在读书分享会的书香雅韵中寻得心灵成长的养分。当心理学的智慧照进青春旅程,当青年学子遇见更澄明的自我,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对自己心理状况的把握,更是一份直面生活的勇气与力量。未来,产组中心也将继续深耕心理育人沃土,以多元活动为载体构筑心灵守护矩阵,让每一颗心灵都能在阳光雨露中蓬勃舒展,为学子的成长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心理动能,助力学校“心理育人”与“立德树人”工程同频共振、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