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本科
东北财经大学博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彭宜钟,男,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持完成辽宁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我国结构红利评价及相关政策研究》;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资产定价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应用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基地项目《民生品投机的甄别与治理研究》等。
合作或独立在《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经问题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成果被China Economist、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出版专著《资产定价范式演进及我国资本市场定价理论选择问题研究》。在《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等媒体发表学术短论数篇。
1998——2004年,在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房地产信贷部担任客户经理;
2008——201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1年进入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 “究竟是什么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6月
2. “我国消费品资产化甄别方法与治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月
3. “什么定价模型能够更好刻画我国A股股价的时间序列特征?——无条件泰勒定价模型及其在我国A股股票市场中的检验”,《经济学季刊》2007年10月(第7卷第1期)
主持完成辽宁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我国结构红利评价及相关政策研究》;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资产定价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应用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基地项目《民生品投机的甄别与治理研究》等。
先后获得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当代辽宁发展论坛优秀成果二等奖以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奖项。独立撰写的资政建议先后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中央部委领导批示。